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

[資訊] 精神疾患的種類


自從心理學發展以來,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將各種精神疾患的症狀與診斷標準列在DSM-Ⅳ中,作為醫師診斷的依據。(雖然如此,但並非患者自認符合所有DSM-Ⅳ中的症狀時,即能確定患有該疾病,還是需要專業醫師來診斷)

較為常見的疾患包括焦慮症、憂鬱症、躁鬱症、精神分裂、妄想症、人格違常、飲食疾患、物質濫用、解離症等。另外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症狀,包括托瑞氏症、過動症、亞斯柏格等。

焦慮症又可以細分成許多種,包括恐懼症(phobia)、恐慌症(panic disorder)、強迫症(obsessive-compulsive disorder)等等。恐懼症的患者對於某些特定的人、事、地、物有非理性的恐懼,患者通常明白自己的恐懼不合常理,卻仍無法克服。恐慌症的患者會突然遭到一陣恐慌襲擊,而產生生理上的症狀,包括發抖、頭暈、想吐、呼吸困難等等。強迫症的患者則會被重複的強烈想法困住,因而有某些重複性的舉動或儀式性的行為。

憂鬱症的成因,一般來說認為是血清素缺乏所導致。症狀包括無法感受快樂、無價值感、過分的罪惡、絕望感、自我厭惡等等。生理上的症狀包括疲憊、頭疼、消化問題,以及失眠。罹患憂鬱症的老人可能會有健忘的現象產生。而通常,罹患心血管疾病、中風、帕金森氏症等疾病的老人經常也同時產生憂鬱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